News

CHARINYEH SS2019

電影訴說的是虛幻,還是真實?
而我們生活在真實裡,亦或一切只是虛幻?

回朔到1982,台灣電影新浪潮開始的年代,當時新銳導演們追求真實,反叛當時國片流行的健康寫實風格,利用鏡頭影像拆解媒體包裝過的彩色糖衣,看似歡樂又和平的社會,壓抑著許多無奈情緒。

CRY SS2019

私宅,賦予了獨處有了新的意義。隨意地翻著書、一杯茶的時間放空,將許久未碰的畫架在陽光灑下的窗邊擺好,提起畫筆,隨意地畫著、有意或無意地畫出記憶中那份自在。

穿著,不為了討好,是為了表達自己是誰。

CHARINYEH AW2018

宇宙孕育萬物生命,賦予人類情感、溫度,學習與自然共存,所衍生的信仰文化,隱含著天地人文間對大地、自然,共存共榮的精神,更是團結人與人情感的牽線。

藉由「陣頭」闡述大自然、生命、文化靈性,以官將首、八家將、宋江陣為引線,傳遞人與自然間的尊重、共生、平等。

CRY AW2018

女孩都有那麼一段時間,很喜歡偷穿媽媽的衣服,彷彿穿上去就一夕長大。

一筆一豎的勾勒出女孩的每個獨特的樣貌,一切貌似簡單隨興,卻擁有著不容小歔的靈魂,依然勇敢嘗試的精神。

CHARINYEH SS2018

台灣早期第一部彩色電影「蚵女」,一齣以健康寫實手法,描述台灣耕蚵產業、生活、及感情故事。

台灣養蚵歷經300多年歷史,隨著時代變遷、產業轉移,曾經是西部沿岸重要的經濟活動,如今也逐漸被淡忘、沒落。在民國50年代之時,「蚵女」以新的彩色攝影技術,重現當時的繁盛及生活樣貌;半世紀後的今日,以衣裝的輪廓刻畫這則,快被遺忘的角落故事。

CHARINYEH AW2017

將人與這塊土地間最緊密的連結,就是房子。

走過清朝、日治時期、眷村興起、經濟起飛、商業主義抬頭,300多年來,在不同歷史痕跡下有著不同的建築技術與元素,就像是咱仔故事的標點符號,在每片衣角起、承、轉、合地展演。

台灣「厝」最大特色,即是可以在一棟房子上,看見各式民族元素的集結,呈現不一樣的自己。

運用厝的每一線條、結構、輪廓、色彩,細細勾勒出台灣「厝」可愛的精神特色。

CHARINYEH SS2017

源想自台灣最多樣的「飲食文化」,一種來自平凡卻帶點意思的日常片段,將自己對「美」與「品味」的堅持,表白於生活與時尚之間。

走入台灣傳統市場,以圍繞「灶腳」這個主題,取材自生活中常見的蔬果與環境元素,佈上設計版圖,再次傳遞台灣生活文化。重現人與人間穿梭的溫暖與連繫,及自己對灶腳的每一絲講究,精粹文化躍於春夏新作之上。

CHARINYEH AW2016

時間,在樹心裡緩流,從葉脈覓得出口,吐納氤氳,穿梭千年深林。

靈感意識深入台灣阿里山,抽絲自然與人文精華,灑落設計版圖,將神木、林鳥、黑熊、晚霞、火車…等視覺要素,融合於圖騰、剪裁與色系之中。本於對這片土地的熱愛,將山水之綠,植披於時尚沃土之上,用盡精神,繪製出一門獨具台灣特色的深林派衣裝哲學。

CHARINYEH SS2016

濁水溪的時尚流域,朝著銀色川流行運,帶著時代之美而來。

一段長達180公里的濁水溪,孕育的不僅是豐富的自然生命,更是美好的時尚源域。

台灣最長河流—濁水溪、及其深具在地代表性的西螺大橋,深刻帶入畫面之中,清楚表白最新一季的靈感來源,也再次藉由設計作品,傳達品牌對於在地文化的愛好、與其奮力擴散的精神,讓我們在濁水溪境,看見川流不息的時尚意識。

CHARINYEH AW2015

將「父」的衣裝精神,灌入時尚領域,將會是怎樣的光景?

濃厚地揉合「DOSAN」-父親-的概念,鋪放在設計之中,讓西裝、長袍、領帶、方型口袋…等男裝元素,靜謐又沉穩地出現在新的系列作品,加上大量運用隱黑或霧褐色系,為趨中性設計時尚,又做了一季精采的陳述。

.